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 - 我的轉變



我回到〝原點〞了 回到剛步入靈性道路的起點。

在這兩年的靈性道路裡,因為內在渴望覺醒,所以不斷地外求,我一直在外面的世界尋求它,看了非常多的靈性訊息和靈性書籍、參加過靈性老師的工作仿和讀書會,甚至迷上了光工的聚會,但這些 .... 卻無法滿足我內在的渴望,我就像裝也裝不滿的聖杯,即使外在有再多的雨水,也無法澆灌滿足我那乾固的土地。

直到那天某個早晨,一個神奇的體驗發生在我身上,故事是這樣的,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了,不知怎地心情特別好,直覺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出門後,一道和洵的陽光神采奕奕的映入我的眼簾,抬頭望著天空:『今天真是漂亮極了 ...

去全家買了杯紅茶拿鐵,再去公車站牌等公車,今天是個很獨特的日子,我知道。

我認真的專注於當下,我觀察著來來去去的車輛、與我一起等公車的人,天曉得,這麼平常的畫面卻是如此的和諧,臉上不自覺得掛著笑容,喜悅從內在滿滿的溢出來,此刻,平常這麼無趣的畫面,在我眼裡看來,非常的生動活潑,充滿了愛與和諧,真是有趣。

這個狀態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坐公車回去的時候,我才發現有這麼多的愛在身邊,為什麼我們都沒發現呢?當下眼淚奪眶而出,我知道自己是被祝福的。

有了那一次深刻的體驗後,我知道了〝秘密〞,那就是當下的力量,接下來,我只要將這股力量完全的納入我的生活就足夠了。

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

在內在的驅使下,我上網搜尋了〝當下的力量〞,沒想到有這本書耶!看了一下作者艾克哈特.托利,現代的心靈大師,摁 ... 值得看一看!

不看可惜,一看驚為天人!

我很高興這位心靈老師寫的很詳細,他的續作《修練當下的力量》是我的教科書阿,它雖然薄薄的但可別小看它!這作者寫的書都很有深度。

後來,事後想想,那個神奇的體驗,其實是個信號燈,它引領我認識了這個非常有深度的心靈老師和他寫的書,也讓我更深的走進了意識的轉化,初步的覺醒在我體內發生了,它不再只是表面的欺騙自己 ... 

它就在我們每個人之內!

我繞了這麼一大圈回到了那個起點,回顧兩年前那個懵懵懂懂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有些事情真的改變了,現在即將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我內在的旅程,這真是不可思議。

我的修練場所就是:生活。

為什麼?

覺醒是意識的轉化,在其中,思想和覺知是分開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他們經歷的一個過程。對於少數那些突然經歷到看似不可逆轉的戲劇化覺醒經驗的人來說,他們還是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好讓新的意識狀態逐漸流入,並且轉化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然後整合進入生活當中。


這就是原因!!

我分享這些不是因為我想證明自己,而是想提醒大家:真正的覺醒發生在內在,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腳步,時機到了就是到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旅程,你經驗到的不會與我相同、領悟到的也不會與我相同,享受你的旅程,尊重自己的獨特性。

還有我真的向大家推薦艾克哈特托利的書,他寫得看似簡單,卻需要去細細的體會,看不懂的話,沒關西,我覺得每一位會來到我部落格看這個文章的人,其實內在早已有個信號燈了,要如何將自己體驗到的融入生活,需要看自己的努力,還有看他的書不是用頭腦去思考,而是去感受。

感謝我內在的神性智慧和指導靈、揚升大師們和我的守護天使,謝謝您們的關愛和關心,謝謝您們無條件的付出,我愛您們,Namaste, Namaste, Namaste.




                                          


☆ - 艾克哈特.托利談藝術或者音樂是否能表達臨在的自我?



問題:我通過音樂經驗到了臨在,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感覺,我感到……我正在被演奏,我感到自己是一個樂器。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稱之為樂器的反而是聲音。我的問題是關於與那個創造者的連接,以及那些被創造出來的作品。藝術或者音樂能否傳達臨在的自我?一個人該如何成為這顯化的一部分,但又不涉入過深,怎樣能夠保持距離,才不至於太沉浸在這個過程中?

埃克哈特:一方面,你有這個創造的過程音樂,或是藝術。然後,你有了成品這首被演奏的樂曲,或是那幅被觀賞的作品。

當你問:“藝術或者音樂能否傳達臨在的自我?”自我對臨在一無所知,所以答案是不能。必須在自我中有些敞開,你才能夠接收到來自於那個深處的音樂或藝術中所存在的能量。

有很多音樂和藝術並不一定是從那深處被創造出來的,而是自我想要顯得更聰明。讓我們來談談那些真正從寧靜,或臨在的連接之中誕生的音樂或藝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這個藝術作品,或者這首曲子,仍然攜帶著那個能量場。它可以連接上一個人內在更深的向度。這需要有一些敞開。如果僅僅有自我的密度,那麼這個轉化的可能性將得不到實現。需要觀賞者或者聆聽者的一些敞開,這樣傾聽一首樂曲或者欣賞一件藝術作品將成為很棒的一件事。也許僅僅是短暫的一刻,你可以被帶走,進入那警覺的寧靜之中,這作品正是從那兒而來。這是很美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是“迷失自己”進入得太深,幾乎在創造力發源之地迷失了自己。在創造的過程中,總是需要一個平衡你才不至於在存在中迷失自己。這可能發生在一個藝術家或者靈性上覺醒的人身上他們突然如此地深入到存在裡,以至於失去了對“做”的全部興趣。這曾經發生在一些靈性大師的身上,他們花去幾年時間只是存在,什麼也不做。

比如,印度的拉瑪那·瑪雜湊被餵食了幾年,因為他甚至不能拿起食物。他如此融入存在之中,就只是坐在那裡。人們意識到某種不尋常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在西方人們可能意識不到他們將食物放入他的嘴裡。但這必然失去了一些平衡,他失去了在世間生活的能力。這個當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慢慢地,幾年之後,他開始重新獲得這種能力,他在應對外在事物和與存在保持連接之間取得了平衡。這樣的情形也曾比較輕微地發生在我身上,那時我完全失去了“做”的興趣,閑晃了兩年。這對我來說不是個“問題”,只是對那些看著我,或者認識我的人來說,才是個問題。這樣有一段失去平衡的時間,但漸漸地這個平衡會自己重建。我並沒有上師,就是這樣,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你只要進入內在,為那個沉靜於無形之中的東西賦予形式,為它所用這樣通過你,它可以進入這個有形世界。不要留在那裡而迷失你自己沒有這個必要。

音樂是一個與內在的寧靜連接的美妙的方式。

然而,對聆聽者來說,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要依賴於任何説明你進入臨在狀態的外在事物。音樂固然可以是一個助力,但同樣的,這也需要一個平衡。如果你只能在聆聽某種音樂時才能變得寧靜,那麼這不太對,因為你在依賴於外在事物與存在連接。只是作為一個幫助來使用它,就像一位靈性導師或是靈性教導一樣聆聽一卷錄音帶或是看一個視頻,會有很大的幫助,但不要完全依賴於那個。每一位元好的靈性導師都會告訴你,當時機成熟,“夠了就是夠了”。真正的老師在你的內在。你在我身上所看到的,那個你在我身上發現的珍貴的東西,一定也存在於你之內 否則你不可能看到它。一個好的老師總是引導你回到自身,而不是助長任何形式的依賴。

知道什麼會有幫助,利用它,但不依賴它。最終你必須不借助任何外力也能到達那裡。你仍然會感激老師們,感激這些教導。我喜歡聆聽其他的靈性導師,如果他們是來自於深處。我會非常高興,我會想“哇,這真是太棒了”。或者閱讀一本來自於最深處的靈性教導的書籍這仍然帶給我很多樂趣。這與需要無關,我享受著對於同樣深的真理的不同表達。這簡直太棒了。

同樣的,你也可以看見它,無論它在哪裡無論它隱藏於何種形式之中。你可以看見真理在它隱藏之處閃耀著光芒。它也許隱藏在古老的宗教中,隱藏得非常深。你看見它在那裡,穿透出來閃耀著也許有很多神話圍繞著它,很多文化的信仰圍繞著它,但在那深處,你仍然可以看見這是真理,它穿透所有圍繞著它的神話和其他的東西,閃耀著。你就是它。

翻譯:遊由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 - 艾克哈特.托利談創造力



創造力是從一個特定的層面升起的。這有點像燈芯上燃燒著火焰,而令這火焰得以燃燒下去的是燃油它在一盞油燈之中,而你是那火焰。順便說一句,所有這些類比,都是有所欠缺的,它們只不過是一種距離遙遠的近似說法,用來帶你進入關於那個地方的感覺而已。你是那火焰,你感覺到了進入那個源頭的道路在你的內在,沿著燈芯直達燃油。這就是那個地方,那個源頭,所以如果說有任何東西是新的,是有創造力的,那麼它一定攜帶著那源頭的香氣。

不知為何,人類,即便是依舊非常認同於他們的頭腦的人類,依然有很多人,當他們看見,或是聽見,或是以任何其它方式接觸到,無論是一件藝術作品,或是一首曲子,甚至有可能只是某個人在說話,他們都會被那個來自於更深層面的某個東西所觸及。那些話語是從那更深處升起的。有可能只是某個人有很強的幽默感即使那也已經是一種創造的形式。即興的幽默是當有人突然看見了通常其他人都看不見的某個東西一種看上去不相關的兩樣事物之間的連接,突然,你將它們連接起來,然後所有人都笑了。有些人有這個天賦。有的人在一個小的領域中充滿創造力,這個能力就足以讓你感到滿足,並帶來足夠的收入,它可以支援你的一生同時你也可以將這個天賦貢獻給大家。

比如,偉大的講笑話的表演者就有那個天賦。當然,並非他們所說的一切都是即興的,但是,在他們準備段子時,他們必須是有創造力的。我不知道此刻這裡是否有人曾經試過要成為一名笑話表演者,但這真的不容易。很多人都試過。逗樂真的很難。但是有的人有這個本事,這真是奇妙那些為數不多的擁有那個天賦的人真是讓人稱奇。那個自發升起的幽默感也令人讚歎,它就這麼來了。它一直是與那個連接著的。能與那個連接上真是太妙了,能感受到來自於那裡的力量流經你進入這個世界真是奇妙極了。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某種管道,因為那個力量需要流入某種外在形式之中。

你也能觸及到那個地方,在你的內在,但它不一定會成為一種創造力,因為你還沒有為這股力量發展出一個管道。那個令創造力升起的同一種力量也有可能以我們並不稱之為創造力的其它方式顯化。比如在你與其他人進入互動關係的那一刻,這股力量有可能作為一種療愈的力量開始起作用。這是一種廣義上的療愈,而不僅僅指身體上的療愈。如果你從未碰過任何樂器,你不會僅僅因為在你的內在與那個地方接觸,就突然成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在我的故事中,那股力量不會顯化為一個偉大的科學發現,因為這管道不是為那個準備的。我的頭腦不是準備用於科學發現的。這個頭腦甚至無法那樣運作。所以,期待我開創出統一場理論,那個愛因斯坦沒能發現的,在他發現相對論之後,用剩餘的一生為之努力的統一場理論我可沒法搗鼓出來。這不大可能。那個管道沒有準備好。我也不會成為一位偉大的鋼琴家,因為我壓根兒不會彈鋼琴。所以不管我向內走得多深,這股力量都不會流向那裡。你需要為創造力準備好管道。

相較於管道來說,更重要的是那個地方要使你自己能夠進入到內在那個充滿振動的活生生的寧靜場域,創造力正是從那裡升起。你可以進入那裡,如果沒有管道,它不會以任何外在的創造力的形式表達它自己,不會以任何傳統意義上的創造力的形式表達。但是它其實可以以其它方式來表達它自己。我剛剛提到了其中的一個,在人們的互動之中,它流淌出來那是一種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流淌,但是你可以感覺到它,當你遇見一位在互動中完全臨在的人時,你可以感覺到。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能量頻率在運作。而這個就是療愈。它是如此無形,它不需要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管道。你可以就這樣存在著。你散發著“本體”。



翻譯:遊由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 - 艾克哈特.托利談靈魂的暗夜



問題:您是否經歷過靈魂暗夜?您的教導總是對經歷這樣的困難時刻很有幫助。您能否談談這個主題?



埃克哈特:“靈魂暗夜”這個說法從很早的時候就有了。是的,我也曾經經歷過靈魂暗夜。這個詞語是用來描述,你可以稱之為,一次生命的表面上的意義的坍塌……一種深深的無意義感在你生命中的爆發。在某些情況下,那個內在的狀態與我們常說的抑鬱很接近。什麼事都變得沒意思,生活毫無目標。有時它是被某件外在發生的事所引發,也許是外在的層面發生的某個災難。某個與你親近的人的逝世可能會引發它,尤其是過早的死亡,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死去。或者你辛苦構建了你的生活,你賦予了它意義 然後這些你賦予的意義,比如你從事的活動,你的成就,你要去的地方,你認為重要的事,這些你賦予你的生命的意義,因為某個原因,坍塌了。

如果某件事發生,令你再也無法將它解釋過去,某個災難降臨,似乎使你過去的生活的意義變得蕩然無存,靈魂暗夜可能會在這樣的時候發生。其實真正坍塌的是關於你的生活的整個概念框架,是你的頭腦賦予它的意義。就這樣,這個發生導致了一個黑暗之處。但是人們走入了這個黑暗的地方,然後,有一種可能性產生了,你也許能從這暗夜中走出,而進入一種全新的意識狀態。生命再一次有了意義,但它已經不再是一個你可以斬釘截鐵地解釋的概念性的意義了。人們已經從對現實的概念性解讀中醒了過來,它已然瓦解,通常這就是那新生命意義的所在。

他們醒過來,進入了某個更深的東西,它不再基於你頭腦中的概念。那是某種更深的目的感,或是一種與更大的生命的連接感,它再也不依賴於任何詮釋或是概念性的東西。它是一種重生。靈魂暗夜是一種死亡,你死去了。死去的是那個基於小我的自我感。當然,死亡總是痛苦的,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真的東西死去 只除了一個虛幻的身份。現在,那些經歷過這個轉變的人們很可能已經認識到,他們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從而帶來一次靈性的覺醒。靈魂暗夜常常都是覺醒過程中的一部分,舊的我死去了,新的我誕生了。

奇跡課程的第一課中說:“我在這間房間裡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毫無意義”,它叫你環顧房間的四周,對你看見的任何東西說“這個毫無意義”,“那個毫無意義”。這樣的一堂課究竟是什麼目的?這有點像是重塑靈魂暗夜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它是對頭腦製造出來的意義,概念性的意義,關於生命……對你以為你明白“這一切是怎麼回事”的全然瓦解。練習奇跡課程,就是對人類頭腦所投射出來的意義的主動放棄,你故意不斷地說著:“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個毫無意義”。你將黑板擦拭乾淨了。在靈魂暗夜,它瓦解了。

你註定要來到一個概念變得毫無意義的所在。或者你可以稱之為一種無知的狀態 在那裡,事情失去了你原來賦予的意義,那些意義都是受限的,與文化背景相關的等等。然後你就可以看著這個世界,而不再強加任何頭腦製造的關於意義的框架。當然,這看上去就像是你不再瞭解任何事。這就是為什麼當它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並沒有真正有意識地擁抱這個發生,反而,它會讓你感到如此恐慌。它的發生可以帶來靈魂暗夜。去作為一個天真無知的臨在遨遊這個宇宙,而不再總是不由自主地在頭腦裡詮釋它。你看著事情,看著人們,等等,帶著一種活生生的感覺。經由你自己的活生生,你感受著這個活力,但你不再總是試圖將你的體驗歸入一個概念性的框架裡。


翻譯:遊由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2f38b01014jn6.html

☆ - 埃克哈特.托利談個人的愛



問題:如果我們是一體的,為什麼我們還會被某些人所吸引,對他們有一種被稱為“個人的愛”的感情?



埃克哈特:

真正的愛是超越一切的。如果你無法發現在你之內的無形,你就沒有那真正超越一切的愛。如果你無法發現在你之內的無形,你也就無法發現在他人之內的無形。

在本質上認出他人即你自己而不是外在形式就是真正的愛。只要那個受限的頭腦還在運作,而你完全與之認同,就沒有真正的愛。也許會有些替代品存在,那些被稱作是“愛”的東西,但它們不是真正的愛。

舉個例子,“墜入情網”... 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
也許這一刻,一個人,或者兩個人一起“在愛之中”,而那些墜入過情網的人也經歷過“離開情網”。

我們要記得去瞭解真正的愛與那所謂的愛的各種外在形式之間的區別。

在相對的層面,我們作為形式存在,而在絕對的層面,我們是無形的意識。

人類(human being)包含兩個層面:(human)存在(being)(human)是外在形式,而存在(being)是那個無形的、永恆的意識本身。

有時,一個人會親近其他人。原因可能有很多。

一個人從那個被稱為你的母親的形體之中誕生,這樣這個形體就與那個形體有了一種親密感。

你對你的母親有一種愛,它也許被稱為“個人的”。
這種對他人有親密感的另一種表現是男女之間的。
你可能會對另一個身體感到性的吸引,有時它也被稱為“愛”。

特別是當性行為被長久遏制的時候,它很可能發展成為偏執的愛……非常強烈,所以,在一些文化中,如果結婚前你不可以有性行為,墜入愛河也許會是很大的一件事,甚至可能導致自殺。

人們很自然地會感到被異性吸引,男性/女性正是形式的不完整。外在形式最主要的不完整就體現在你要麼是個男人,要麼是個女人。那個合一變成了男性/女性的二元分化。

那個朝向另一個人的驅動力是一種試圖通過相反的一極來找到整體、完整、滿足感的嘗試,是想要找到那個合一的嘗試。對合一的渴望成為這個互相吸引的基礎。這與外在形式相關,因為在形式的層面你不是一個整體你是整體的一半。簡單來說,人類整體的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

你對別人具有吸引力,也許是因為他想在自身尋找可以與你內在某種特質共鳴的相同的特質。或者,如果不是共鳴,也許是那個令你感到被吸引的相反的特質。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平靜的人,也許你會被一個充滿戲劇性的人所吸引,或者反之。

再一次同樣地,你在渴望某種完整。你對另一個人升起一種親近感,這可以被稱為“個人的愛”。如果個人的愛僅限於此,那麼那個超越一切的無形的層面就被忽略了而真愛恰恰是在這無形的層面升起的。這無形的層面是不是個人的愛的一部分呢,還是說這個屬於個人的層面就已經是全部了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決定了這所謂的“愛”是否最終將變成痛苦和挫折,抑或是得到深化。

也許兩個人之間最初的吸引力是關於性的。如果他們開始一起生活,性的吸引力無法一直持續,它無法令你從這段關係中得到持久的滿足。到了某個點,性的或是情感的吸引力需要被深化,那個超越一切的層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入進來,從而能夠令深化發生。然後,真愛就經由個人的愛而閃耀出來。

重要的是,真愛,是自你真正所是的那個永恆的、超越形式的層面散發出來的。這真愛是否正穿越那個只喜愛外在形式的個人的愛而閃耀出來?

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它就是與形式完全認同了,而與形式完全認同的就是小我。

你也許很多次都這樣想“就是它了!”,然後你們生活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你發現“這是一個錯誤”,或者“我真是鬼迷心竅了”。甚至,在特別固著於形式層面的親子關係中,如果那超越一切的層面未能閃耀出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愛最終也會變成其他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與父母有著問題重重的關係。

有些關係一開始純粹建立在形式之上,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另一個層面進入了。也許那得是在遇到很多問題之後,也許你們幾乎要決裂了,這時突然發生了一個深化,然後,你才能夠將空間帶入你們的關係。

關鍵就是,問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是否有空間存在?”還是只有一堆想法和情緒?如果你與一個人住在一起,而你們只不過有一堆想法和情緒,那你們是生活在一個可怕的監獄裡。有時你們覺得尚可,但是爭吵、衝突常常發生。

我們需要認識到屬於個人的相互吸引確實存在。但是它們本身無法令人感到終極的滿足。在更多的情況下,這些相互吸引其實是痛苦的源頭。當那超越一切的層面缺失的時候,愛反而成了痛苦的源頭。那這超越一切的該如何進入呢?通過當你和另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讓自己成為空間這種方式。它本質上的意思就是,當你看著對方的時候,在你的內在連接上那個寧靜。

沒有頭腦的噪音,沒有情緒的波動。這並不是說不能有情緒或是念頭,而是說在這關係中有一些其它的東西存在。這不僅僅適用於親密關係,也適用於工作之中的一些比較粗淺的關係。

對任何人類的關係來說,問題就是,“是否有空間存在?”這是一個指示牌。空間就是想法變得不重要了甚至情緒也變得不重要了。

當人們住在一起,有時,在日常生活之中,因為有那麼多瑣碎的事情要做,你不再注意到身邊這個人。當你早晨醒來,是否有那麼一刻,你注意到身邊這個人的存在?

如果你可以作為空間與另一個人在一起,而不是作為一個人,這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在當下這一刻,你可以作為一個人存在,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作為那個空間存在。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 - 最近的心靈感想

首先,我要感謝這一路走來陪伴我的大師們、指導靈、守護天使等,真是非常的感謝您們的關愛和關心,以及正確的引導我,NamasteNamasteNamaste


l   真正的揚升大師是會給予我們人類最大的自我成長空間。
                                               
你不能盲目的去對待你周圍的人,這需要一種智慧,比如說你對待一個懶惰的人,他向你乞討,對於一個覺者來說,他是會去辨別的,如果我們一直餵養他的話,他要什麼我就給他們的話,那他永遠只會是個懶惰的人,那麼,要對待這樣的人的話,你要是盲目的去發善念或善行的話,只會增長他懶惰的心,這就是一個糊塗的善。

若是智慧的善,他會以非常明覺的意識去做善行,比如說他會在最能夠幫助對方的時候在施予援手,他不會盲目的去幫助別人,他會選擇性的去給予你,比如說我不會總是給你幫助,我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才幫助你。

這就是那些高層的靈性導師、天使領域、靈性存有等等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在幫助你,祂們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才伸出援手,因為這樣的話就不會阻礙你靈性的成長,最簡明的比喻就是一個孩子要學走路的話,只要一摔倒,一般的父母親都會趕快去抱抱他、哄一哄他,但如果常常去哄他的話就會產生依賴心,這樣的話,這個孩子學走路學很久都會學不會,所以這個孩子需要自己去經歷他跌倒了,然後自己爬起來,然後他父母親在旁邊給予的就是鼓勵,這就是一個愛的激勵,所以說我們要允許別人自己去經歷自己人生的課程,不要過多得去干預他們,僅僅只是在他們旁邊為他們加油,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伸出援手,所以,我們對待家人也是一樣的,我們的家人同樣也有它們靈性的課程,他們有他們一些靈性的道路,所以我們不能想著:我想揚升,那麼我一定要帶著我的家人一起揚升,那其實會對家人的靈性成長揠苗助長,你不但不能幫助他們,反而會阻礙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腳步,我們只不過是比別人早領悟到而已。

這段話是大陸某光工講的話,他這段話點醒了我,所以分享給大家。

l   活在當下

這是我自己最近得到的心靈體悟,就在那個當下,我周圍都是愛,我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然後我流淚了,那是一種家的感覺,是我靈魂內心深處的記憶,內心很歡樂,外在的世界很和諧,身邊的人不管是陌生人還是親朋好友還有我身旁走過、飛過的動物,我都覺得他們都很可愛,我知道這就是當下的力量,體驗過後,讓我更明白了原來我們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是被造物主愛著的,那就是我們存在的本質,永恆不變的真理。


當下它真的很珍貴。你越關注時間 — 過去和未來,你就會越多地錯過當下。你越陷入思維,你就會更多地陷入痛苦中,當下才是最為珍貴的東西。為什么當下是最珍貴的東西呢?

首先,因為它是唯一真正存在的東西,永恒的此刻是你讓整個生命能夠展現空間,它是永恒不變的。生命就是此刻,你的生命從來不會不在此刻的,未來也不會。

其次,當下是唯一可以帶你超越有限大腦的那一關鍵點,也是唯一可以帶你進入永恒的存在領域的關鍵。

但如果處在當下,你會發現生命的可貴,你會發現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奇蹟。


我推薦一本書叫做《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托勒,這本書可以更詳細地讓我們了解為什麼要處在當下?

就興趣的人可以去買看看,要不就是上網查電子書吧XD 



這本是作者繼《當下的力量》之後,應讀者的要求再出版了這本書《修練當下的力量》,因為有很多讀者寫信給作者反應如何處在當下,所以這本書就出現啦。

老實說,第一本書是在描述處在當下,第二本書是交你如何處在當下,看你們想要先看哪一本看個人,就這樣啦。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 - 大天使加百列和守護天使的祝福


大天使加百列的祝福:拿回你的領導力,作你自己的主人,展現你的獨特

抽到這張牌,其實最主要的並不是『領導』哦,最主要的是拿回自己的力量,願意活出自己的特質,當你活出了自己的特質後,你就會自然的創造出自己的能量流,人們看見你活出自己的轉變與空間,你活出自己的這個態度將鼓舞他人也活出他自己來。所以把重心回到自己吧,如果你有想要影響或改變的人,先把重心回到自己,先活出你獨特的自己的美,你的美就能自然感動其他人。

另外,如果抽到這張的你,本身就已經是領導者或老師,天使提醒你特別要覺知自己的想法,因為你的想法對別人有很大的影響力,試著讓你的說話言語,或者你的作為,更符合你內心愛的程度,你所展現出來,付出的愛,事實上也都在對自己付出,當你願意用愛領導他人,你可能會發現,你對愛的認識與廣度也將會越來越不一樣,而這樣的不同將帶給你更大的擴展哦。


用愛付出並非要犧牲自己,而是在平衡的狀況下付出與感受哦。


守護天使的祝福:
天使帶給你的禮物是富足豐盛,這份富足豐盛可能是一波財運,也可能是一個新的點子這份祝福將取代你內心對金錢的擔憂,但親愛的,天使要請你為這份祝福清理一個心中的角落,給這份祝福一個位子,你可以為自己作一些事情來讓這份豐盛的祝福在你內心停留久一點。

當你今後談到金錢的話題時,注意自己對於金錢的情緒與態度,並告訴自己,金錢是很可愛的,金錢是在這個世間的一樣美好的工具,就像美好的食物與衣服一樣,都是美好的物品,今天拿到帳單,要很開心自己有能力可以先享受了這樣消費,而你也能夠支付這筆帳單,如果暫時不能支付,還可以想辦法來面對與處理。而修行者可以去思考,每一份金錢的支出與收入,都幫助我身心靈平衡向上發展,當你的心願意給美妙的豐盛一個位子,而不是責備豐盛的金錢,也不是擔心隨豐盛而來的責任,當你願意有個位子放置天使給你的這份富足的祝福時,你將能夠慢慢的改善你的財務,改善你容易感覺貧乏的心,取而代之的是知足常樂的心,而真正知足常樂的心,將吸引更多的豐盛來到你的世界哦~

Namaste~Namaste~Namaste~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 -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的喜悅在於注意到:
從水面反射的光,
飄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狗臉上滿足的表情,
窗簾褶皺的垂下方式,
岩石投下的陰影,
改變形狀的雲彩,
樹葉的氣味,
麵包上黃油的味道。

在這一刻,獲致喜悅的方式有無限多種,只要你去注意,
不過,你必須要願意去注意這些小事,這些細節,
因為,它們常常讓這一瞬間與其他的瞬間隔開。
小我意識看某些事情為其已千百次看過的,
並且其會跳過經驗,用思考代替經驗,以至完全錯過了經驗,
而這些經驗才是生命的多汁與活力之處。
小我的精神世界是一個幹的世界。
其缺少與經驗的連接--那真正感覺上的經驗。
活著中的豐富,來自於我們的感覺。
並且,當你去體驗進入你感覺之中的東西,
你會感覺到活著,

你會感覺到在活著之中,本質上所感受的喜悅。
---------------------------《摘自擁抱當下

個人體悟:

活在當下是快樂的,可以察覺到自身的狀態,透過覺察可以感知週圍的能量,那種感覺是特殊的。

擁抱當下的能量流動 .... 那種感覺真的很快樂 哇哈哈~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 - 精神喊話







"人生不是一場比賽阿,各位!! 如果生命是一場比賽,那我們不是站在同一隊嗎? 我的意思是,真的是這樣吧?既然我們是同隊,那就一起努力吧! 各位,這是人生阿" ─ 小總統 ((哈哈

這句話給我的啟發是 ...

如果我們走上了那鮮少人都會走的道路,
過程中有石頭、荊棘、還有玻璃,最後褲子都破了~~ ((哈哈哈

So what!!


我們人類打從一出生開始就擁有自由,
不管敵人有多麼的強大,都沒有關係;
無論世界有多麼可怕,都沒有關係;
無論世界有多麼殘酷,都沒有關係;

我們人類的可貴之處就是有勇氣戰勝這些牢籠,
我們人類最大的力量就是團結合作的精神,
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梅林技能",
那是我們每個人自身存在的力量,
它就潛藏在每個人的心中,
去探索吧!!

自我探索的旅程是雙向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向兩個世界探索,一個世界是自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為我們而存在的"內在世界",另一個世界則是大家所熟知的"外在世界"。

冒險吧!!
我們值得為更好的生活付出努力,
我們值得為更好的未來付出心血,
我們值得為我們的家園付出生命,
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後代子孫和未來的自己。

我們人類都是站在同一個陣線上的,
只要我們攜手合作,
發揮我們人類互助合作的精神,
將我們每個人的特殊技能發揮在打破這些限制之上,
晨曦的光芒早己照耀在我們親愛的蓋亞母親身上,
This is our show time.

感受恐懼,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感受絕望,它是燃起我們內心火炬的助手。
感受這些情緒,因為我們要帶著這些負面的力量向上,並利用它們轉化我們自身的力量。

感受它們,臣服然後轉化。

如果不感受它們會不了解它們在表達什麼,
如果不感受它們也不會客觀的看清事實,
如果不感受它們也不會知道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體悟。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 - 吵架後的體悟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我的良師益友,只是最近跟他聊天的時候已經沒有像以前一樣那麼快樂了,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吵架,我們兩個人看的角度不一樣是我們吵架的重點。

經過昨天的洗禮 ... 我知道這是有意義的。

他讓我學到了非常重要的二個課程,所以我想分享給大家。

懂靈性的朋友都會喜歡將自己的體悟分享給大家,這是很好的,非常棒的!!

但是最後變成都在吵架吧?哈哈哈~~
發生這種事的時候 ...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處理這件事的時候要有智慧。


以我跟我朋友的例子舉例給你們聽:

當他在以他的角度、觀點、想法跟我訴說他的體悟時,只要我聽到 跟我內在的想法不同時 我就會想要反駁。

雖然當下我只是分享我的觀點,可是他"認為"我在告訴他:你不對,這是錯的!!!

其實事後回想起來,我的說話方式真的就有暗示他:【你不對,這是錯的! 的感覺,即使在當下的時候,我"認為"我沒有。

這是我朋友對我說的話:

我重視你這位朋友,我只希望你會尊重我任何的選擇,因為我會尊重你任何的選擇,因為我想要讓你知道,即使觀點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不一樣,都需要"彼此尊重"

無論以後再怎麼熟識彼此,無論你給我的觀點、看法、想法是什麼;或者我給你的觀點、看法、想法是什麼;無論這世界發生好的事、發生不好的事;

這些無論你或我打從心底能不能接受的事,從尊重的方式,打從心底知道、瞭解、感受,衝突可以降得非常的低,甚至是變得沒有必要,開心就有正向積極的能量,不開心就有負向消極的能量,無論是誰遇到都會有類似的傾向,我又不是要你接受我的觀點一定都是對的。

我在你眼中,我有我的缺點;你在我眼中,你有你的缺點;那有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誰會想要真的去選擇振動低的行為,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太直接是傷害彼此,太含蓄是讓人摸不著頭緒,建議就建議,換一點口氣、語氣,得到的效果就不一樣。

爭論誰的觀點是對是錯,本身就沒有意義;
爭論誰做的對、誰做的錯,也沒有任何意義;

以上就是我一直採他的地雷區所發生的結果,哈哈哈 ((膽子越來越大 ...

雙方交流第一個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互相尊重,這是非常基本的。

就像我這位朋友說的一樣,
爭論誰的觀點是對是錯,本身就沒有意義;
爭論誰做的對、誰做的錯,也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第一課!! 哈哈哈哈XDDD

好,再來是第二課。

讓我們來談一談負面能量吧。

有誰喜歡負面能量嗎? 有的話可以舉手 哈哈哈~
讓我看看哪個人 ... 這麼的與眾不同!!

我必須要說:『我排斥負面能量,那種能量真的很沉重,真的很討厭。』
所以我無意識的一直在"逃避"負面的能量。

以下是我朋友的教導分享給大家:

逃吧,你們。

沒有力量承擔得起責任,就不要亂使用自己的力量去傷害別人。
不懂得尊重別人,那就承擔來自別人的負面能量吧。

沒本事承擔負面能量的攻擊,就不要去招惹其他人產生負面能量的反擊。

自認為自己很正面、自認為自己是光工,自認為自己很樂觀、很積極、很進取,會用的手段永遠都只有清理、清理,卻什麼都清理不了,卻什麼也無法排除,
只會一昧的排斥所謂的負面能量,只會愚蠢的接受正面的能量,改變這個世界,要能夠讓正面與負面這兩股能量攜手合作,超越其上!!

承擔不起負面能量,只是因為你們不懂。

只是因為你們排斥,只是因為你們沒辦法感同身受,沒有額外的同理心留給別人,只自顧自的感覺自己好就好,你沒辦法瞭解為什麼我要注入負面能量來表達我的不滿,讓你體會、讓你瞭解,你承擔得起嗎?

再繼續抱著那種觀念,那種想法,你承擔得起別人因為你開的玩笑而死亡的責任嗎?你不把別人的生命認真看待的話,你不把別人的感覺認真看待的話,你得到的負面能量只會越來越多,卻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轉化不了,無論自己做的清理有多充足,無論自己透過各種形式獲得的能量足夠,也會在無形之中被負面能量消耗、被攻擊得體無完膚,如果和你對談的人是A,記得尊重A。如果你不願意瞭解別人真正的感受,那就不要說會傷害對方的事情,即使你本意不是那樣子,可是聽起來卻是那樣子,能做的就是去改變自己說話的方式,如果把對方激怒了、讓對方生氣了,先道歉吧。

如果還要擺出這種事又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既然是這樣子的態度,那就要有能力去承擔後面的反作用力,如果承擔不起,那就先思考什麼是對雙方比較有利的回答,酒駕撞死人,這種例子再簡單不過了,沒有能力擔得起,就不要喝酒開車
沒有人生下來就願意去接受不幸的事、不開心的事,甚至是出生環境、出生在不幸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誰都希望能夠獲得美滿的、美好的人生,你真的很樂觀嗎?
你真的在內心充滿愛嗎?你真的發自內心去用同理心對待其他人嗎?

你只不過跟每一個人都一樣是用心中評判的方式去區分你所謂的好、壞,然後說自己是個樂觀的人,你壓根不想去面對這世界充滿其他不樂觀、不開心的事情,惹了麻煩,只想逃跑,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還要不斷的說自己很樂觀,樂觀的定義沒有絕對的定義,我才不會這樣子騙自己,我有我自己的痛苦,我有我自己的愛,我有我自己的恨,我有我自己的快樂,我有我自己的不滿,我就是我!!

承擔起你自己應有的責任吧,負面能量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你不懂怎麼去轉化它,因為你壓根沒有去考量別人的感受,你只知道負面能量讓你難受,你只知道反抗 去抵抗,如果你真的瞭解了我的感受,用同理心對待我的負面能量,負面能量就不是所謂的負面能量,那是一種一起提昇的能量,這也是另一點你們都不懂的能量以及要點!!


自己的體悟:
我要感謝我這位朋友,讓我認識到了負面能量(反作用力)的重要性!!

他發現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問題,"逃避"負面能量。

其實如果有負面能量的話,或遭遇到反作用力的反撲的話,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了解它,它為什麼會產生呢?它在告訴我們什麼資訊呢?解決的辦法是什麼?

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都會逃避負面能量呢?哈哈哈哈~~

所以,只懂得清除,卻還是不知道它發生的原因,下次自己還是遇到,所以當下要做的是 ... "感受它"~~~~~~

以上只是分享噢,朋友們!!

不要對號入座了!!

記住
爭論誰的觀點是對是錯,本身就沒有意義;
爭論誰做的對、誰做的錯,也沒有任何意義;